百年奋进!江苏第5个万亿之城崛起之路

发表时间:2024-04-02 02:57:34 来源:kaiyunapp官网手机版/水稻机系列

  1月16日,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公布: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8%左右,迈上万亿台阶,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

  一个里程碑式的年度,常州经济发展迎来历史性跨越,成为江苏继苏州、南京、无锡、南通之后第5个、中国第25个迈入万亿的城市。

  回望常州迈向万亿之路,以工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挥了最坚实的支撑作用,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在时代的浪潮里熠熠生辉。

  一百余年前的中国,正是“莽莽欧风卷亚雨”的时代,以“苏常熟,天下足”而闻名的传统自然经济模式下的常州,也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转型之路。

  明清时期,常州曾长期是江南农商业中心,土布、梳篦称雄,木业、豆行、钱庄、典当、米市闻名。

  至19世纪中后期,在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现代工业机器逐步引入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商业渐至黄昏,近代民族工业已到破茧而出的前夜。

  1906年,一个叫吴幼儒的常州人,筹措了5000块银元,在今天的常州南大街一带创设了晋裕布厂。他买了100多台手拉木织机,盖了20多间车间、办公室,开始生产一种叫作“条布”的产品。

  这是常州第一家带有近代工业色彩的工厂。在其后数十年里,名为晋裕、厚生、震华、振生、大成、戚机厂的纺织、印染、机器制造、粮油加工、发电工厂,在古老的龙城运河两岸相继而起。

  这一批诞生于本土的工厂,开始雇佣产业工人,用机械动力,学习现代管理制度,一步步走出传统的束缚,推动常州向现代工商业城市转型。

  由此,常州工业发展的序幕逐步拉开,常州也成为领天下风气之先的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源地之一。

  一百余年前创建的民族工业,有不少历经风雨,依然生机勃勃、星光璀璨。其中,特别要提及的有2家:厚生与震华。

  它是常州第一家机器制造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生产内燃机的3家企业之一。百年新陈代谢之后,厚生裂变为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它开创了中国电机制造先河,一度是全国顶级规模的电气公司。它后来逐步演变为戚墅堰电厂,今天隶属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是华东电网的骨干之一。

  近代工业发轫之际,常州还出了2个领风气之先,对民族工业影响深远的人物:盛宣怀和刘国钧。

  洋务巨擘盛宣怀,生前生后,誉满天下,毁谤随之。有人赞他“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有人斥之“官僚资本家”“洋奴买办”。

  忆昔同办义赈,创设电报、织布、缫丝、采矿公司,共事轮船、铁厂、铁路阅四十余年,自顾两袖清风,无惭知己。

  记公历任关道,升授宗丞、太理、侍郎、尚书官职、迭建善堂、医院、禅院于二三名郡,此是一生伟业,可对苍穹。

  随着时间的流逝,毁誉之外,其“中国实业之父”愈加凸显,他创下的一连串“中国第一”留给后人深深的思索。

  盛宣怀的影响是全国性的,其一生事业也大多在故乡之外。相比于他,刘国钧则是润物细无声,对常州的工业发展影响深远,绵延至今。

  刘国钧白手起家,从常州奔牛镇上的杂货店小店员做起,孜孜以求,终于在纺织业发家。

  三十年代初,他创办“大成”,仅仅用了八年,纱锭就由1万枚发展到8万枚,资金由50万元到400万元,经济学家马寅初誉为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迹”。

  今天的常州人分外追念刘国钧,其原因不仅在于他以纺织工业带动了常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感佩于他在亡国灭种迫在眉睫的抗战年代里昭示了民族工业自力更生、不屈不挠的精神气节。

  盛宣怀的“第一”、吴幼儒“晋裕”、杨廷栋“震华”、奚九如“厚生”、蒋盘发“大纶”、刘国钧“大成”,一众乡贤拉开了常州工业发展的序幕,筚路维艰的创业精神也融进了今日常州人坚守实业的血脉。

  此时的常州工业,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但产业体系仍然单一,底子薄弱。

  新生之际的常州,老城区只有400多个工厂,大多是粮食、纺工、机械工厂,其中超过百人的工厂还不到50家。

  更棘手的是,因多年战火摧残,大多数工厂正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全市纺织行业7000多台布机,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还在运转,市区3万名职工有一半失业。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这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之中,常州工业一步步走向新生。

  1949年年底,市区工业总产值只有7203万元,含溧阳、金坛在内的常州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2.5亿元,市区财政收入也只有472万元。

  最初的三年之中,常州工业每年增速达39%;三年之后,市区主要工业产品超过了历史最高产量。

  随后,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全市四百多个工厂,有的合并,有的改造,有的转产,在纺织、电力、机械的老产业之外,冶金、建材、皮革、造纸等新工业开始起步。

  到195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8亿元,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市区财政收入4800万。

  从新中国成立到七十年代末,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常州的工业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不仅拉开了现代工业的框架,而且摸索出了享誉全国的工业“一条龙”模式。

  1958年,在尽快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急切之下,浪潮在全国高涨,常州也不例外。

  当时,常州也提出了“东学上海,西赶南京”的口号,各行各业大办工业。短短几个月,常州林业机械厂、常州变压器厂、染料厂、常州橡胶厂、常州轻工机械厂等成百上千个工厂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

  这期间,常州人通过“老厂办小厂、小厂升大厂、大厂再办厂、车间变厂”的发展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母鸡下蛋”、“滚雪球”。

  纺织业成了常州最大的“母鸡”,为常州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部分资金和人才。在大办工业的跃进中,一度从纺织业抽调了一千多名干部、职工支援重工业,轻手工业也先后有几十个单位合并转产机械、无线电。

  然而,众所周知,片面追求速度的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教训沉痛。在此期间,常州兴办的工厂也大多基础不扎实。

  但历史的意外、特殊之处是,此后在全国大调整的形势下,常州并没有将所有新办的工厂“一刀切”的下马,而是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产品为中心,积极调整工业布局。有的撤,有的并,有的继续发展,这为以后常州工业的发展保留了“种子”。

  多年之后,八十年代初,常州人回顾自身的工业发展历史,发现常州现代工业的框架,就是在这一时期拉开的。全市36个大中型骨干企业,有27个都是当时保留下来的,灯芯绒、柴油机、手扶拖拉机等拳头产品也是那个时代开始组织生产的。

  到196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发展到5.9亿元,财政收入1.2亿。也是从这一时期起,常州工业开始摸索出后来享誉全国的“一条龙”发展模式。

  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各有隶属、生产环节割裂,为客服这种弊端,从六十年代起,常州以产品为中心,把分散的企业组织起来,进行工序整合,开展专业化协作,大幅度的提升了生产率、产品质量。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一条龙”。

  灯芯绒是一种以棉为主,手感舒适、保暖、耐磨的面料,能制作鞋帽、外衣、裤子、坐垫、窗帘,应用领域非常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刘国钧就曾谋划研发灯芯绒但未果。

  五十年代后期,常州开始生产灯芯绒。最开始产量小、质量差、花色品种少,被人讥笑为“灯芯布”。

  常州人痛定思痛,加大研发力度,产品质量迅速改观。从六十年代起,常州又一个个梳理全市灯芯绒产业链上的纺、织、割、印染等工艺环节,将之拧成“一条龙”统一运作的新格局。

  灯芯绒“一条龙”一经组成,就显示出优越性,产品质量、品种、产量大幅度提高。到七十年代末,常州的灯芯绒品种超过了三百种,花色超过一千个,年产量也从原来的几万米猛增到一千多万米,畅销全世界。

  其后,常州又陆续形成了手扶拖拉机、灯芯绒、卡其、花布、化纤、玻璃钢、半导体、塑料、自行车、照相机等群“龙”共舞的局面。

  1974年11月,新华社记者李锋到常州实地调查二个多月后写“内参”报告常州工业发展经验。经副总理同意,新华社向全国发出电讯稿,《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常州工业发展调查:《农字当头滚雪球》《“桌子”上唱起了大戏》,一时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1975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反映常州工业大发展的系列报道。这是当月11日发表的第二篇《“桌子”上唱起了大戏》

  在当时全国工业生产一度颇为混乱、停滞的局面中,常州却能一枝独秀,缘故何在?一个重要的条件是人。

  常州的干部是土生土长的土八路,熟悉工人,熟悉工厂,熟悉生产。三句话不离本行。这一条大不一样。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今天更应该强调。

  即使在期间,绝大多数领导干部仍能出以公心,排除干扰,坚持生产不松劲,这是保证工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力量。

  到1976年,常州市的工业总产值达23亿元,财政收入4.3亿元。此时,在工业结构中,轻工纺织独大的局面,已演变为轻重工业对半开,一个新兴的工业明星城市,呼之欲出。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掀开新一页,常州的工业成绩、经验引起中央决策层的注意,工业明星城市、改革明星城市美誉不胫而走。

  1981年4月,老一代实业家胡厥文到常州考察。当时他已是87岁高龄,仍坚持亲自调查走访了东方红印染厂、人民服装厂、国棉二厂和拖拉机厂等单位。常州的工业情况让胡老深为触动,回京后,他向中央递交了《关于常州市工业发展状况的报告》。

  胡老的报告获得了中央的格外的重视,作出长篇批示:

  “胡厥老的这份考察报告,印发给政治局、书记处、三副两高、中央国务院各部长和各省市同志一阅。

  厥老从考察常州市的工业入手,提出了发展工业的一些好意见。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有必要注意一下的问题。厥老是党外人士,年近九十,关心国家兴旺发达之心,溢于言表,尤其可以让我们重视。

  从生产发展速度和总产值来看,现在全国有两个典型。一个是城市,即常州市;一个是农村,即广东南海县。常州市是37万人口,现在总产值是37个亿,每人达1万元。南海县是80万人口,现在生产总值是10个亿,每人达1200元。

  我国城市人口现在是两亿(加上散居在农村的大的厂矿企业),如果十年之后,只要达到常州的一半,即每人达到5000元,就是1万个亿。我国农村人口现在是8亿,如果十年之后,同样只要达到南海的三分之一,即每人达到400元,就是3200亿。两项相加,就是13200个亿,即将近达到小康之家的社会了。……”

  显然,常州工业上的成绩和经验深深触动了,让他想到了全国的发展大局,如果全国的城市“十年之后,只要达到常州的一半,农村只要“达到南海的三分之一”,那中国就“将近达到小康之家的社会了”。

  胡老的报告和的批示随之传达,《人民日报》公开报道,常州一时名动全国。

  在的批示不久,1982年1月,国务院总理到常州考察,连续三天在常召开座谈会,重点走访、听取了常州工业“一条龙”、内部协作价等方面的汇报。在随后的八十年代,国务院总理在多个重要场合介绍常州工业发展的经验。

  在共和国历史上,党的亲笔对一个地级市工作作出如此长篇肯定性的批示、国务院总理多次推介常州,并不多见,对常州来说,更是史无前例。

  1984年2月8日,时任中央(中)视察武进通用机械厂生产车间

  这也成为常州获批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赢得“改革明星城市”美誉最直接的缘由。

  1982年3月,常州获批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在国务院的批准、国家发改委的直接指导下,常州率先在全国探索企业制度、住房制度、金融制度等改革试验,与湖北沙市一起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这一次改革试点,意义重大。原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局局长杨启先曾用2个生动的小故事说明。

  当时,老百姓用的煤油灯罩是计划供应产品,国家统一定价,6分钱一个。因为价格太低,厂家没有生产的积极性,于是灯罩短缺,甚至要走后门才能买到。

  城里供应开水的老虎灶,一壶1分钱,也是由国家、集体经营,但往往因为经营、选址不善,老百姓打壶水要跑几条街。个体想要经营,也不会获批。

  这两件事很小,但因为涉及到价格体制的根本,谁也不敢轻易改变。改革开放之初,究竟如何“对内搞活,对外开放”,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摸索。

  获批“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后,常州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率先放开了灯罩价格,老虎灶由国营改为集体、个体经营,为中国的城市价格体系改革破冰试水,积累经验。

  常州的举措上报中央之后,获得了中央的肯定,由此国家分两批放开了800多种小商品价格,小商品市场开始扩大。

  杨启先以煤油灯罩、老虎灶为例,指出常州的改革试点的意义之大,它解决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问题:

  “一个是关于计划经济的公有制和私有的问题,一个是关于公有制的计划和市场的问题。”

  当时,在中央决策层的直接关心下,一大批专家学者到常州调查,《第一个崛起的常州》《开拓奋进的常州》《探索经济建设的新路子——常州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起飞之前——常州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等一批反映常州发展道路的专著先后出版。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级新闻媒体纷纷报道常州的改革和发展经验。

  整个八十年代,尤其是中前期,常州的体制改革与工业发展,相互促进,交相辉映。综合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又为改革奠定前行的底气。

  这一阶段,常州工业的许多经济指标,不仅达到了历史顶配水平,而且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遥遥领先。

  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到1984年,常州先后有38种产品荣获40块国家质量奖奖牌,有超过40种产品的产量、出口量在全国名列第一。金狮自行车、红梅照相机、星球收录机、幸福牌彩电、月夜灯芯绒、常州柴油机、手扶拖拉机等一大批产品,享誉国内,远销海外。

  1984年江苏常州柴油机厂在多地国家质量管理奖和第二次产品金牌奖后,按照每个用户意见和市场需要,积极开发新的产品。图为厂长和科学技术人员在一起研究一种体积小、马力大、油耗低的新型柴油机。

  十年生聚,常州的印染布、丝绸、自行车、装载机、机床等重点产品大幅度增长,电子、机械、化工等发展为新的支柱产业。1985年常州的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逼近50亿元,发展至1991年,工业总产值翻倍至220亿,地区生产总值翻倍至102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至1984年,常州共接待全国各地市领导以上干部带队的代表团三千多个,平均每天有两个考察团在常交流。工业明星城市和改革明星城市的美誉,不胫而走。

  1992年的历史关口,发表南方谈话,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如长江出三峡,豁然开阔。然而此时,常州的工业发展却遇到了始料未及的挑战,开始了一次所有制改革的突围之路。

  在七八十年代,铸就常州工业明星城市辉煌的主力军是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一批老的国有工业公司陷入困境,开始战略性重组。在这次长达超过十年的改制之路中,一批老企业、老品牌渐行渐远,有的裂变重生,有的破产清算。

  让老常州人怀念的“金狮”,这个全盛时年产量250万辆自行车,销售额超过10个亿,利润3000万的行业巨无霸,虽经改制,但终究是未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慢慢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

  还有当年排队也买不到的“星球收录机”,在CD、VCD的冲击下,也逐渐在市场上消失匿迹。

  从1990年到2000年,全市共开发新产品9917个,投产6448个。全市有256个产品获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常州市名牌产品,常柴牌柴油机、黑牡丹牌牛仔布及牛仔服装、新科牌激光视盘机、天目湖牌啤酒等产品脍炙人口。

  1991年至1995年,常州对市属37家工业公司进行结构调整,累计盘活存量4.6亿元,全市改制企业2000多家。从1997年起,常州上下进一步达成加快改制的共识,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至2001年,全市1.17万家乡镇集体工业公司,已有1.14万家完成改制。到2004年,常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工作全面结束。

  市属工业改制企业中涌现了一些明星企业,继续焕发活力。如华利达服装集团、四药制药、东风农机。

  一批老企业在改制中,开始登陆长期资金市场,如常柴、常林、远东、五菱柴油机、金狮、黑牡丹、常茂生化。

  一批改制企业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快速进入新兴起的产业,如西电常变、东风农机、绝缘材料总厂、常宝钢管、四药制药等,它们成长为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龙头骨干企业。

  这些改制的企业不仅成为常州经济新的增长点,也在引领着常州工业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常州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国有企业改制几乎同步而行的是:异军突起于八十年代的常州乡镇企业,也乘势而上,汇入民营经济的潮流。

  改革开放之前,在计划经济的缝隙中,常州社队企业萌芽,在八十年代,又演变为乡镇企业,以“苏南模式”而闻名。进入九十年代,在市场经济的东风下,原来的带着集体经济帽子的乡镇企业开始改制,快速发展。

  2000家、3000家、4000家……到了1999年,全市私营企业突破1万家。两年之后的2001年,常州私营经济总量首次超过国有。涓涓细流汇聚江海,二十年后的今天,常州的非公有制企业里既有顶天立地的百亿、千亿级大企业,也有繁星点点的中小微企业。

  在今日常州的经济板块里,非公有制企业已是“五分天下有其四”。常州的民营经济,逐渐在常州的实体经济里成长为主力军,挑起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大梁。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常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77.9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6.9%;民营经济税收占比79.2%,列苏南第一。

  2022年,常州民营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6.5%,高于全部规上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2.0个百分点。

  从行业看,33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3个行业民营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9.7%;七大主要行业中,生物医药、机械、电子行业产值分别增长44%、25.6%和19.3%。

  民营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54.0%,高于全部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速9.0个百分点。

  可能是因为改制重组的记忆太过沉重,以至于有不少人以为九十年代常州工业辉煌不再。

  其实,从整个九十年代看,除了1996、1997年波动较大之外,其他年份常州的工业总产值从始至终保持快速地增长。199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87亿元,2000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1253.4 亿元,已是1992年的2.5倍。

  到世纪之交,全市已有工业公司 2.01 万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公司 2059 家。经过近十年发展,常州工业壮大了纺织、机械等六大支柱产业,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起的产业加快培育,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进入21世纪,常州的工业开始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制造业转型步伐加快,现代制造业基地加快建成。2002年,常州实施《现代制造业基地发展纲要(2002—2010)》,明确的发展的策略是:以机械产业群、新兴起的产业群、纺织服装工业群三大产品群为重点,逐步建成全国七大专业化制造基地:农用机械制造业基地、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工程机械、车辆及其零部件制造基地、纺织服装工业基地、电子信息设备及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业基地、生物医药及精细化工基地、新型材料工业基地。

  2009年,常州又启动实施《常州市振兴五大产业行动计划》,进一步聚焦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五大产业。

  由此常州的制造业投入进入了高速增长期,转型步伐加快。2003—2010年工业投入累计达5279亿元。到了2010 年左右,常州的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结出累累硕果。五大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4700 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

  此时,在常州的工业结构里,产业体系调整稳步推进,新兴起的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取得了积极成效。

  机械工业继续稳居第一大工业行业,约占规模工业总量的4成。冶金工业位居第二,接近规模工业总量的2成。化学工业与纺织服装行业各占1成有余。电子工业、建材工业、塑料工业、医药工业等行业共分3成。

  其间,常州一批制造业的企业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2005年,中天钢铁成为首家销售超百亿的企业;2010年,天合光能成为新兴起的产业中首家销售超百亿的企业。企业上市也取得重大突破,到2010年常州上市公司总数达21家,其中有16家是在2008—2010年挂牌上市。

  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外资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常州利用外资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大约十年的时间里,外资在常州的投资项目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纺织、轻工为主,规模也不大。

  进入90年代,外资进入常州步伐加快,投资的产业体系升级,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车辆制造陆续引进外资。

  进入新世纪,外资在常州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的半壁江山,确立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在常州制造业的重要地位。

  可能更让老百姓感知、触摸到的一系列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比如,湖塘纺织、洛阳机电、横林强化木地板、孟河汽摩配件、湟里电动工具,等等。

  其中,以湖塘纺织的产业集群拥有织造企业 2800 余家、围绕纺织形成了完整且强大的产业链,可谓继承了常州纺织工业的传统。横林镇,则有“中国强化木地板之都”之誉,全国约有一半的强化地板从这里生产。

  2010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达7396亿元,相比于世纪之交的2001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22亿,十年五倍。GDP则从673亿增至2976亿,十年四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定位,工业从“制造”到“智造”趋势显著,“隐形冠军”浮出水面。

  总体来看,最近十年里,常州工业产业特色的优势在放大,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慢慢的变成为特色鲜明的产业名片。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农机和工程机械等多个产业或产品国内领先;石墨烯、碳纤维、碳复合材料等先进碳材料的研发应用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入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备极其重大的地位。

  这其中,尤以“隐形冠军”与制造业单项冠军引人瞩目。所谓“隐形冠军”,是指那些块头小、业界之外名气不响,但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强,实力不可忽视的企业。早在多年前,常州按市场占有率、专利技术等专项指标,排除全市有200多家企业主流产品在国内细分市场的占有率位居前三,俗称为“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是俗称,其实它们就是现在“专精特新”企业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底,常州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已有55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51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6家。

  这些“专精特新”与制造业单项冠军密不可分。业界公认制造业单项冠军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额明珠,是一座城市实体经济的至高闪光点。

  2016年,工信部出台《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始制造业单项冠军首次认定工作,五洋纺机有限公司成为常州首家入选者。自从,常州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数量不断提速。自2019年以来连续三年新增数全省第一,连续四年总量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第一。

  截至2022年底,常州市已拥有3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占全省的18.2%,位列全省第一。在全国来看,也仅次于宁波、深圳、北京、上海、杭州,位列全国第六。

  2022年,全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94.5亿元,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0.5%的企业完成全市10.5%的归上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完成工业总产值51.4亿元。它们不仅在产业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而且还以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新模式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集聚发展、集群发展。

  中国工业大奖是中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被誉为中国工业“奥斯卡”。从2016年开始,常州企业频频登上领奖台。大奖两年评选一次,常州已连续四届获得殊荣,累计9家企业11个项目入选,获奖数领跑全国地级市。

  近年来常州斩获中国工业“奥斯卡”的企业,无一例外,均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隐形冠军”、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国工业大奖背后是常州工业深厚的历史底蕴,是常州人在历史大潮中迎浪而行,走实业之路的坚持。

  它们是常州最厚实的家底和最鲜明的底色。更进一步说,实更是常州最优秀的传承,引以为傲的渊源。

  从历史的渊源看,常州新能源产业渊源有自。上世纪50年代,常州开始涉足变压器制造,80年代电线世纪初光伏产业全面起步,2010年左右开始尝试动力电池。

  拿新能源产业中最吸引人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追溯历史,许多新常州人已经不知道,常州很早就造车了。1956年,常州就成立了造车厂,七十年代“长江”“常州”“先飞”乘用车跑向全国,慢慢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客车生产企业,“有路就有长江牌客车”曾脍炙人口。

  2013年, 常州明确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新能源、智能电网在内的十大产业链,开展“建链、补链、强链、长链”建设。

  2016年, 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纷纷布局常州。

  2019年, 比亚迪来常设厂。2022年,第一辆“常州产”的比亚迪车下线年, 常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规上企业近300家,实现产值近千亿元。

  2021年, 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超1300亿元。新能源整车产销量超9万辆,规模达20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其中动力电池产业规模超600亿元。

  2022年, 常州提出建设“新能源之都”的目标。当年新能源产业规模为5100亿元,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34万辆。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三大产业同比增长96.5%,对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达102.2%。

  2023年初, 常州将“新春第一会”确定为新能源之都建设推进大会,推出新能源之都十条,从“发储送用”产业闭环全面推动。

  2024年1月16日,常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常州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公布:

  2023年,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这一年,常州聚焦新能源产业集中发力,出台10条重磅政策,成立新能源集团,设立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举办世界新能源博览会,推动“发储送用网”深度融合。

  光伏产业规模接近全国十分之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达97%、全国第一,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700亿元。

  新北区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

  发放购车补贴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超120亿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1.4%;新增充电场站436座、充电桩超4600个;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220万千瓦。

  回顾常州工业百年历史,在迈进万亿之城路上,以工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发挥了最坚实的支撑作用。

  从七十余年前,常州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到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5万亿。

  从1906年诞生第一家织布厂,只有织布、碾米、简单的机器加工工业,到拥有国内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

  从四十余年前的1978年常州的GDP是17.57亿元,排在全国第41位,到2023年迈进万亿,GDP排名攀升至全国第25位。

  对于一个人口只有五百万,地域面积较小的城市来说,常州的工业是一部有太多值得挖掘的励志史、奋斗史了。